- 为什么需要分布式锁?在多线程环境中,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(例如商品库存、外卖订单),会发生数据竞争,可能会导致出现脏数据或者系统问题,威胁到程序的正常运行。举个例子,假设现在有 100 个用户参与某个限时秒杀活动,每位用户限购 1 件商品,且商品的数量只有 3 个。如果不对共享资源进行互斥访问,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况:线程 1、2、3 等多个线程同时进入抢购方法,每一个线程对应一个用户。... 为什么需要分布式锁?在多线程环境中,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(例如商品库存、外卖订单),会发生数据竞争,可能会导致出现脏数据或者系统问题,威胁到程序的正常运行。举个例子,假设现在有 100 个用户参与某个限时秒杀活动,每位用户限购 1 件商品,且商品的数量只有 3 个。如果不对共享资源进行互斥访问,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况:线程 1、2、3 等多个线程同时进入抢购方法,每一个线程对应一个用户。...
- 为什么需要分布式锁?在多线程环境中,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(例如商品库存、外卖订单),会发生数据竞争,可能会导致出现脏数据或者系统问题,威胁到程序的正常运行。举个例子,假设现在有 100 个用户参与某个限时秒杀活动,每位用户限购 1 件商品,且商品的数量只有 3 个。如果不对共享资源进行互斥访问,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况:线程 1、2、3 等多个线程同时进入抢购方法,每一个线程对应一个用户。... 为什么需要分布式锁?在多线程环境中,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(例如商品库存、外卖订单),会发生数据竞争,可能会导致出现脏数据或者系统问题,威胁到程序的正常运行。举个例子,假设现在有 100 个用户参与某个限时秒杀活动,每位用户限购 1 件商品,且商品的数量只有 3 个。如果不对共享资源进行互斥访问,就可能出现以下情况:线程 1、2、3 等多个线程同时进入抢购方法,每一个线程对应一个用户。...
- 1 背景当今的数据中心和应用程序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中运行,为了应对高度动态的环境,它们通过额外的服务器进行横向扩展,并且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收缩。同时,服务器和网络故障也很常见。因此,系统必须在正常操作期间处理服务器的上下线。它们必须对变故做出反应并在几秒钟内自动适应;对客户来说的话,明显的中断通常是不可接受的。幸运的是,分布式共识可以帮助应对这些挑战。1.1 拜占庭将军在介绍共识算法之前,先介... 1 背景当今的数据中心和应用程序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中运行,为了应对高度动态的环境,它们通过额外的服务器进行横向扩展,并且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收缩。同时,服务器和网络故障也很常见。因此,系统必须在正常操作期间处理服务器的上下线。它们必须对变故做出反应并在几秒钟内自动适应;对客户来说的话,明显的中断通常是不可接受的。幸运的是,分布式共识可以帮助应对这些挑战。1.1 拜占庭将军在介绍共识算法之前,先介...
- 背景Paxos 算法是 Leslie Lamport(莱斯利·兰伯特)在 1990 年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系统 共识 算法。这也是第一个被证明完备的共识算法(前提是不存在拜占庭将军问题,也就是没有恶意节点)。为了介绍 Paxos 算法,兰伯特专门写了一篇幽默风趣的论文。在这篇论文中,他虚拟了一个叫做 Paxos 的希腊城邦来更形象化地介绍 Paxos 算法。不过,审稿人并不认可这篇论文的幽默。于... 背景Paxos 算法是 Leslie Lamport(莱斯利·兰伯特)在 1990 年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系统 共识 算法。这也是第一个被证明完备的共识算法(前提是不存在拜占庭将军问题,也就是没有恶意节点)。为了介绍 Paxos 算法,兰伯特专门写了一篇幽默风趣的论文。在这篇论文中,他虚拟了一个叫做 Paxos 的希腊城邦来更形象化地介绍 Paxos 算法。不过,审稿人并不认可这篇论文的幽默。于...
- CAP理论CAP理论起源于 2000 年,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Eric Brewer 教授在分布式计算原理研讨会(PODC)上提出,因此 CAP 定理又被称作 布鲁尔定理(Brewer’s theorem)2 年后,麻省理工学院的 Seth Gilbert 和 Nancy Lynch 发表了布鲁尔猜想的证明,CAP 理论正式成为分布式领域的定理。简介CAP 也就是 Consistency... CAP理论CAP理论起源于 2000 年,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Eric Brewer 教授在分布式计算原理研讨会(PODC)上提出,因此 CAP 定理又被称作 布鲁尔定理(Brewer’s theorem)2 年后,麻省理工学院的 Seth Gilbert 和 Nancy Lynch 发表了布鲁尔猜想的证明,CAP 理论正式成为分布式领域的定理。简介CAP 也就是 Consistency...
- 一、项目背景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微服务架构已成为现代软件开发的主流模式。它通过将应用程序分解为一组小型、独立的服务,实现了更高的灵活性、可扩展性和维护性。然而,微服务架构也带来了新的挑战,尤其是在监控和故障排除方面。由于服务之间的相互调用和分布式部署,传统的监控方法难以全面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。分布式追踪和日志聚合作为微服务监控的核心技术,能够帮助开发团队深入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,... 一、项目背景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微服务架构已成为现代软件开发的主流模式。它通过将应用程序分解为一组小型、独立的服务,实现了更高的灵活性、可扩展性和维护性。然而,微服务架构也带来了新的挑战,尤其是在监控和故障排除方面。由于服务之间的相互调用和分布式部署,传统的监控方法难以全面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。分布式追踪和日志聚合作为微服务监控的核心技术,能够帮助开发团队深入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,...
- 一、Stage模型技术背景:在车机系统开发中,我们曾面临多屏协同、动态服务加载等复杂场景,传统FA模型的单一线性架构已显疲态。2023年华为推出的Stage模型,通过组件动态组合+能力按需加载的设计理念,完美解决了三大痛点:跨设备UI适配成本高(车机/手机/平板显示逻辑差异)系统资源竞争激烈(导航、娱乐、车控多进程共存)业务模块耦合严重(OTA升级时功能模块替换困难)架构对比: 二、核心机... 一、Stage模型技术背景:在车机系统开发中,我们曾面临多屏协同、动态服务加载等复杂场景,传统FA模型的单一线性架构已显疲态。2023年华为推出的Stage模型,通过组件动态组合+能力按需加载的设计理念,完美解决了三大痛点:跨设备UI适配成本高(车机/手机/平板显示逻辑差异)系统资源竞争激烈(导航、娱乐、车控多进程共存)业务模块耦合严重(OTA升级时功能模块替换困难)架构对比: 二、核心机...
- 在鸿蒙 5的应用开发中,数据管理是构建高效、智能应用的关键。ArkData(方舟数据管理)作为鸿蒙生态的核心组件,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统一、安全的数据存储、管理和同步解决方案。无论是跨设备数据同步,还是复杂的数据交互,ArkData 都能轻松搞定,让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,无需为数据管理操心。一、ArkData:鸿蒙 5 的数据管理 “瑞士军刀”ArkData 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多设备、多应用间的... 在鸿蒙 5的应用开发中,数据管理是构建高效、智能应用的关键。ArkData(方舟数据管理)作为鸿蒙生态的核心组件,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统一、安全的数据存储、管理和同步解决方案。无论是跨设备数据同步,还是复杂的数据交互,ArkData 都能轻松搞定,让开发者专注于业务逻辑,无需为数据管理操心。一、ArkData:鸿蒙 5 的数据管理 “瑞士军刀”ArkData 的核心目标是解决多设备、多应用间的...
-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如DeepSeek的迅猛发展,软件开发的传统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。面对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与有限的技术资源之间的矛盾,低代码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之道。通过采用模型驱动工程(MDE)、元数据管理及微服务架构等先进技术,低代码平台不仅显著降低了应用程序开发的技术门槛,还大幅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借助于这些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开... 在当今数字化转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,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如DeepSeek的迅猛发展,软件开发的传统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。面对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与有限的技术资源之间的矛盾,低代码平台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之道。通过采用模型驱动工程(MDE)、元数据管理及微服务架构等先进技术,低代码平台不仅显著降低了应用程序开发的技术门槛,还大幅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借助于这些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开...
- 写在前面项目中用到,简单整理,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,主要是考虑 SSE 简单轻量和 HTTP 耦合度高,不需要单独考虑限流,加密、认证鉴权等,方便维护博文内容为通过 SSE + MQ 实现分布式广播推送,当然考虑成本问题,这里的 MQ 也可以使用 redis 发布订阅模式理解不足小伙伴帮忙指正 :),生活加油 我看远山,远山悲悯持续分享技术干货,感兴趣小伙伴可以关注下 ^_^实现逻辑简单说... 写在前面项目中用到,简单整理,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,主要是考虑 SSE 简单轻量和 HTTP 耦合度高,不需要单独考虑限流,加密、认证鉴权等,方便维护博文内容为通过 SSE + MQ 实现分布式广播推送,当然考虑成本问题,这里的 MQ 也可以使用 redis 发布订阅模式理解不足小伙伴帮忙指正 :),生活加油 我看远山,远山悲悯持续分享技术干货,感兴趣小伙伴可以关注下 ^_^实现逻辑简单说...
- 探索无限虚拟与现实:鸿蒙与VR/AR技术的融合发展之路 探索无限虚拟与现实:鸿蒙与VR/AR技术的融合发展之路
- 分布式软总线是一种具备自组织特性的关键技术,可灵活构建适应人工智能动态推理需求的分布式计算架构。它通过自主设备发现、灵活组网、动态资源调度及自我修复机制,实现高效协同计算。在智能交通、智慧医疗和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,分布式软总线优化了实时数据处理与任务分配,推动了AI技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,为社会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。 分布式软总线是一种具备自组织特性的关键技术,可灵活构建适应人工智能动态推理需求的分布式计算架构。它通过自主设备发现、灵活组网、动态资源调度及自我修复机制,实现高效协同计算。在智能交通、智慧医疗和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,分布式软总线优化了实时数据处理与任务分配,推动了AI技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,为社会发展带来变革性影响。
- 分布式软总线是一种创新的软件定义通信技术,通过自发现与自组网特性,构建高效的人工智能分布式推理临时计算集群。它能自动识别并连接多设备,优化任务分配与数据交互,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、工业制造及科学研究等领域,大幅提升推理效率与性能,为人工智能发展开辟新路径。 分布式软总线是一种创新的软件定义通信技术,通过自发现与自组网特性,构建高效的人工智能分布式推理临时计算集群。它能自动识别并连接多设备,优化任务分配与数据交互,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、工业制造及科学研究等领域,大幅提升推理效率与性能,为人工智能发展开辟新路径。
- 在数字化时代,鸿蒙生态凭借分布式架构和技术优势,为开发者提供广阔舞台。个性化推荐功能成为提升应用竞争力的核心。通过多维度数据收集、机器学习算法与分布式技术,结合实时更新、多模态交互及隐私保护策略,开发者可打造精准、智能的推荐系统。本文以短视频应用为例,展示如何优化用户体验,提高用户活跃度与留存率,助力开发者在鸿蒙生态中脱颖而出,共创卓越数字化体验。 在数字化时代,鸿蒙生态凭借分布式架构和技术优势,为开发者提供广阔舞台。个性化推荐功能成为提升应用竞争力的核心。通过多维度数据收集、机器学习算法与分布式技术,结合实时更新、多模态交互及隐私保护策略,开发者可打造精准、智能的推荐系统。本文以短视频应用为例,展示如何优化用户体验,提高用户活跃度与留存率,助力开发者在鸿蒙生态中脱颖而出,共创卓越数字化体验。
- 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是实现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核心,通过智能发现、快速连接、异构组网和数据传输优化,构建稳定高效的通信基础。它采用极简协议与多径传输,支持实时业务和高精度需求,为智能家居、教育等场景提供无缝协同体验。未来,面对大规模设备管理和安全性挑战,持续创新将推动鸿蒙生态繁荣发展。 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是实现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核心,通过智能发现、快速连接、异构组网和数据传输优化,构建稳定高效的通信基础。它采用极简协议与多径传输,支持实时业务和高精度需求,为智能家居、教育等场景提供无缝协同体验。未来,面对大规模设备管理和安全性挑战,持续创新将推动鸿蒙生态繁荣发展。
上滑加载中
推荐直播
-
HDC深度解读系列 - Serverless与MCP融合创新,构建AI应用全新智能中枢
2025/08/20 周三 16:30-18:00
张昆鹏 HCDG北京核心组代表
HDC2025期间,华为云展示了Serverless与MCP融合创新的解决方案,本期访谈直播,由华为云开发者专家(HCDE)兼华为云开发者社区组织HCDG北京核心组代表张鹏先生主持,华为云PaaS服务产品部 Serverless总监Ewen为大家深度解读华为云Serverless与MCP如何融合构建AI应用全新智能中枢
回顾中 -
关于RISC-V生态发展的思考
2025/09/02 周二 17:00-18:00
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教授
中科院包云岗老师将在本次直播中,探讨处理器生态的关键要素及其联系,分享过去几年推动RISC-V生态建设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。
回顾中 -
一键搞定华为云万级资源,3步轻松管理企业成本
2025/09/09 周二 15:00-16:00
阿言 华为云交易产品经理
本直播重点介绍如何一键续费万级资源,3步轻松管理成本,帮助提升日常管理效率!
回顾中
热门标签